(1) 交换学校介绍及课程
阿姆斯特丹大学(Universiteit Van Amsterdam)是欧洲最大的综合大学之一,同时也是荷兰最大的大学。校内设有七个学院:人文、社会与行为科学、经济、法学、科学、医学与牙医。校区散落在市区各处,依照不同的系所分配不同的校区。其中 Faculty ofEconomics and Business(FEB)成立于 1922 年,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排名全球 44,欧洲第 10,会计与金融排名全球 45,欧洲第 10。
校风自由,不仅交换学生多,从欧洲各国前来就读的大学生也不少。因此,文化衝击对于荷兰人而言并不陌生,在多元的文化下,不管是在课堂上或是同学的讨论,他们都很善于接纳不同的意见。荷兰人的英文程度高是众所周知的事,英语在荷兰的流通程度,说是半个英语系国家都不为过。课堂授课也大多都开设荷语和英语两种,选择英语授课的交换生们也不用担心少了和荷兰人交流的机会,因为很多荷兰人仍会选择英语授课。在 Uva,课程中对于学生们一视同仁,并不会因为是外籍生就给予特别的待遇。所有的考试、作业都与一般生无异。交换学生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能自由选择,不过仍然有为数众多的课程,例如策略管理、行销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等等可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
在荷兰,一个学期又分为三个 block,依照各个 block 不同的开课进行选择。在交换 期间,我在 block1 选了一堂 Cultural industries,block2 则选了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和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两堂。
1. Cultural industries 这一堂课以阅读指定文章为主,课程范围包括音乐、绘画、时尚等等十分多元。Lecture 主要是整理文章内容和补充相关资料, tutorial 则是进一步讨论主题。这堂课每星期每 组要交一篇 thesis, 主要是关于文章内容的剖析以及批判。课程内容算是很亲民,但 是在 tutorial 和作业时又能够在每一个主题下深度的去探讨和剖析,是一堂既有趣又 能学到很多东西的课程。另一个优点就是这堂课都是网路上的指定文章,所以不用 买原文课本。
2.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不像台湾的企业社会责任只著重在理论的介绍和解释,这堂课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入 非常多实例和 ethical dilemma 的讨论,整体而言是非常生活化但也非常实用的课程。 在这堂课裡非常鼓励我们将内容跟现实生活做连结,用多重观点来剖析一个行为是 否道德。期末的报告则以类似辩论的方式进行,每两组将被分配到一个具争议性的 议题,分别担任正反方进行辩论。虽然是一项蛮费工夫的作业,不过对于议题的剖 析、辩论的技巧、资料的蒐集以及呈现的方式等等我都学习到非常多很实用的知识。
3.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之所以选这堂课是因为他的讨论方式很特别,每一个星期一组会被分配到一个模型, 那一组要用主持 seminar 的方式介绍这个模型并带大家一同探讨这个模型的可用性。 整个课程每组会被分配到两次主持的机会,不得不说这是非常有挑战性的课程,不仅仅是训练上台报告的能力和说服他人,更多的是要依据台下的反应调整问题的方 式和探讨的方向。虽然第一次上台的时候战战兢兢,但是可以在第二轮的时候发现 各组都从容不少,更有条理甚至融入新的素材来主持 seminar,到了研究所课程多以 seminar 为主,我认为无论是对于要继续升学或是要工作都很有帮助。
(2) 生活及文化交流
对于在荷兰生活的这半年,最有印象的就是脚踏车,和层出不穷的运河桥,和这两 者加在一起所造成的痛苦程度。阿姆斯特丹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它的美丽来自 于贯穿城市的近百条运河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在来到荷兰之前,我一直很嚮往在阿 姆斯特丹这个美丽的城市骑脚踏车,感受荷兰独特的脚踏车文化,不过真正来到这 裡之后才发现,在阿姆斯特丹市内骑脚踏车必须有强壮的腿力才得以负荷那些横越 运河的桥。
荷兰就像众多欧洲国家一样,晚上主要的休閒活动就是 club 和 bar,晚 上一到总是能看到酒吧裡满满的客人或是围绕在酒吧门口的人龙。其中也有以音乐 为主的 jazz bar, 在荷兰交换的这半年,我逐渐发现欧洲人对于休閒活动的偏好,点 上一杯啤酒静静的看著演奏,或是下午到咖啡厅点上一杯啤酒享受阳光,整体而言 就是追求一种悠閒又放鬆的状态。另外,荷兰人也很喜欢逛二手市集,这是我在其 他欧洲国家比较没有看到的,巨大的二手市集或是跳蚤市场其实有一点台湾夜市的 味道,其中跳蚤市场还有分不同的主题,有以脚踏车为主的,以古董为主或是以花 卉为主的。
在荷兰的交换期间,我和朋友们办了三次生日派对,发现西方人对于生 日蛋糕的坚持以及酒精在他们生活裡的角色。每一次的生日派对,我来自巴黎的好 朋友总是会自己亲手做甜点或烤蛋糕。无论是用餐前、用餐中或是用餐后,桌上总 是不乏各种酒。不同于台湾,他们对酒精非常习惯且喜爱,这让刚到荷兰的我总是 在派对裡第一个败下阵来的。我在其中一次的生日派对裡尝试做了几道中式料理, 也藉此发现了十分有趣的事实,欧美国家的人对辣能承受的程度远低于亚洲人,也 许是因为不适应,也许是因为亚洲气候闷热的需求,不过总体而言也算是开了眼界。
今年中秋节没有在台湾过,少了烤肉的香味,不过我也因此发现在中国,中秋节的 庆祝方式就像春节一样是围著一桌菜度过的。在中秋节,我们也邀请了有兴趣的外 国人跟我们一起庆祝,吃月饼和赏月。除此之外,在荷兰的万圣节和感恩节也都不 如以往在台湾平淡的度过,荷兰的万圣节虽不如美国那麽盛大,但是在街上还是偶 有为了万圣节而装扮的人们以及派对的音乐。非常幸运的,我在荷兰过了一个美国 风的感恩节,由于我的室友是美国人,感恩节时美国例行的火鸡大餐和南瓜派我一 个也没有错过。生平第一次庆祝感恩节感觉很特别,让这个节日对我来说有了新的 意义而不再只是遥不可及的「别人的节日」。来到荷兰的这半年,不仅仅是接触到新 的文化和新的朋友,就连旧有的那些观念也受到了不小的衝击,这让我体认到自己 从未看见事物的全面而因此能抱有更谦卑的心情。
(3) 交换需注意之事项
在荷兰交换选课上可能要小心不要一次选太多课程,因为荷兰这边的课程的阅读量 普遍高出台湾,以平常原文书在台湾以一星期上一章为例,到了荷兰则是一星期要 读两到三章外加指定文章约30页左右。除此之外,在荷兰十分注重内容的深度以 及在个人意见中引用课程部分内容,在写作业或考试时,一个小型主题深入探讨比 通泛概略介绍要来的吃香许多。
在气候上,秋天的阿姆斯特丹气温约七、八度左右,冬天约一、二度。来荷兰最好 能够带或买一件防水防风的外套,荷兰天气多变,常常忽然下起雨或颳起风,有时 候风大到根本无法撑伞挡雨。骑脚踏车也可以不用另外购买雨衣,一件外套就足够 了。相较于法国和德国等大陆国家,阿姆斯特丹的冬天相对温和许多,不用携带太 多外套或卫生衣,一件保暖的外套和一、两件卫生衣就足够了。
到了荷兰,荷兰人虽然很友善,但是不像台湾,大部分的人在你没有开口求助的情 况下还是不太会去注意你,所以有困难或是迷路时要勇敢的开口问,荷兰人英文都 很好所以不必担心语言沟通的问题。 最后,到了外国最重要的就是敞开心胸,多去尝试自己从来没试过的事,可以主动 开启话题
在西方国家,通常第一次见面的第一件事是握手然后互报名子。此外, 欧美国家的人讲话都比较直接,第一次接触可能会觉得诧异,但是不用因此而觉得 被伤害。有些时候在相处上可能会有些隔阂,从音乐或运动入手比较容易开启话题。
欲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欧洲商学院平台GBSAC:www.gbs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