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交换生的课程
来源: | 作者:gbsac8 | 发布时间: 2018-01-29 | 1511 次浏览 | 分享到:

清华大学在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绝对 是数一数二的大学,而先不谈论学科表现,就 从校园景观来看,清华大学是 2010 年美国《富 比士》(Forbes)杂志所评选出 14 所全球最美丽 的大学校园中的其中一所,也是亚洲唯一上榜 的学校。清华校地非常广阔,集结了各种风格 的建筑与景观,东校区主要是现代建筑,商管 人文的系馆主要集中于此;西校区则较有清代 皇家园林的气息,自然景观丰富,而建校早期 的建筑多坐落于此,目前理工科系的系馆多集 中于西校区。


从商学院交换过去的人都算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IMBA 学生的身分,在此先简介经管学院的 MBA 编制:中国当地已有工作经验的同学,念的是 MBA,而 MBA 有 F 班(2 年制,全职学生)及 P 班(在职班)之分,採中文授课;另有 IMBA 则主要是给外国学生 念,两年制,採英文授课,不过中国本地的学生也是能报考 IMBA;还有一种不 需工作经验的工商管理硕士则叫做 MIM。由于我们过去是 IMBA 的身分,一起 上课的同学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交换生与 IMBA 正式生,因此就能从平时的课 堂讨论中体会到西方风格的发言学习气氛,跟我们从小习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东 方风格迥异,不过也因为学生都是外国人,课程主要都是拿英文个案当教材,学 的内容还是偏向西方。另外,由于台湾学生既有的语言优势,让我们除了 IMBA 的课程外,也能选修 MBA 的中文课程,因而能认识许多中国同学,且 MBA 的 课程就会聚焦在中国本地的商业界、市场、与企业,对于想多认识中国的人来说 可以多多选修 MBA 的中文课程。 


清华开给交换生的课程很多,而因为是 MBA 类的课程所以领域也很广,若 是英文授课,则多採个案式教学及分组上台报告,课程要求与负担会稍微较重; 若是中文授课,教学方式跟台湾类似,不定时有小作业,期末则要分组完成大作 业或上台报告。据我经验,上台不太需要著正式服装,投影片呈现则是必须的。 不论中文或英文授课,教师仍以经管学院的老师为主,亦会有外宾演讲的课程或 实务界人士到校开课。


我修过的课当中有一堂很特别的课叫做「企业决策模拟」,这堂课把全班同 学分成九组,各代表一间公司,每一周各组要拟定自己公司在当周的经营策略, 以及相对应的研发、生产、行销、定价等企业在日常营运会碰到的决策问题,并 把各项决策输入模拟软体中,由软体(类似市场的角色)决定九间公司的经营绩效 并排名。由于政大没有类似的模拟课程,因此这堂课更显特别,且从每周跟组员 讨论策略的过程中,亦能与这些具备实务经验的同学有许多交流与学习,加上本 门课老师除了让学生自行模拟外,每周也会归纳各组的决策缺失或相关议题,上 课时带领大家依循脉络去思考决策问题,整体而言收获相当丰富。 


清华大学地处北京,由于我是秋季班过去,气候上由秋入冬尚有一段适应缓 衝期,不过对长年处在台湾的我们,北方冬天的低温仍是一大挑战。2012 年的 北京冬天特别冷,第一场雪在 11 月初即到来,据许多当地人说这可是二十多年 来头一遭在 11 月初就下雪,也预告著这一年的冬天降温将会特别快。降雪除了 需要低温,还需有足够的湿度,因此即使 11 月底几乎就已迈入最高温仅 1 度上 下的日子,北京本身非常乾燥的条件也不会造成天天下雪。下雪虽美,但下完雪 后的路上积雪与融雪却或多或少造成到 


哪都离不开脚踏车的我们在生活上些许不便,地上湿滑与积雪提高骑脚踏车的危险性,而当软软的雪变成硬硬的冰的时候,骑车与走路都要尽量避开,否则极易打滑。不过北京因为乾燥,极少下雨,整个交换期间我也才遇过三场雨,这一点倒是比台湾好上许多。北京的冬天对于怕冷的人来说,围巾、毛帽、耳 罩、口罩、手套、羽绒外套这些真是少不得,穿两件裤子也不失为是保暖好方法。 


我们住的学校宿舍,是专门给外国留学生及来访宾客、受训学员住的,因此 等级较好,管理方式也类似饭店。没有几点之后不能进出的门禁问题,不过访客 时间是到晚上 11 点,如果有出远门的话出发前报备即可,不须办特别手续。入 住第一天可用人民币现金或信用卡或台湾带过去的 VISA 晶片金融卡刷卡缴交住 宿费,以天计费,须预缴到学期结束日,之后如果提早回国,退房当天会以人民 币现金直接退款。入住时会领到一张临时住宿登记表,上面写的住宿期间是根据 台胞证的加签效期而定,前面几篇电子报中曾提过交换生一定会需要在交换期间 重新办理台胞证加签,重新加签后切记要在「指定期限前」去住宿组新办一张临 时住宿登记表,否则后续会相当麻烦。办理台胞证加签并不困难,首先先拿原来 的临时住宿登记表至清华校内的「港澳台办公室」盖章,再带著台胞证及临时住 宿登记表至雍和宫站附近的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填完相关表格后即可办 理,7 至 10 个工作天可取件,切记不要超过学校指定的重办住宿登记表的期限。 


除了上述住宿费外,报到当天我们有被要求缴交 400 元人民币的类似注册管 理费,此笔金额亦可先行准备,之后倒毋须再向学校缴交费用。另外,我们在报 到当天也会得到一组使用清华大学网路的使用者帐号密码,一组帐号每个月有 20GB 的网路流量可免费使用,不论是使用有线或无线网路都会消耗流量;若 20GB 不够用也可购买,1GB 仅 1 元人民币。 


中国的电信商最有名的就是中国移动及中国联通,使用中国的手机门号最简 单的方式,就是到清华校园裡的书报摊购买含门号及资费的 SIM 卡即可,不必 跑到电信商的营业厅办理。而每个月交电话费的方式也很简单,买 SIM 卡的时 候一定会另外买「充值卡」,充值卡有各种面额之分,只要在手机中按照指示输 入充值卡的资讯,输入完成后每个月就会自动扣款,馀额不足也会有简讯通知, 一样再买充值卡充值即可。至于从台湾带去的手机只要不是太老旧基本上都能正 常使用,两家电信商基本上不会差太多,但中国移动会比较多人使用。 


北京虽为中国首都,但可能因为国际化 的程度较晚,加上一直以来众人对北京的印 象总是悠久历史的特点胜过现代化,老实说 我的感觉是北京居民的素质也仍有相当大 的加强空间,卫生习惯、现代公民素养、守 秩序有礼貌的观念目前都还无法跟上海或 台湾相比,因此初来乍到北京以市井小民的 姿态生活在此,一定需经历一段适应期。适 应之后,其实偌大的北京真的有很多新鲜事 物令人探索不完,千万别因初期的衝击感太大就对北京失去信心。况且在校园当 中因为 MBA 学程的关系,我们的同学绝对都是教育程度、公民素养极高,见识 相当广博又优秀的人,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他们也都很愿意照顾关心 从台湾来的我们。而台湾的凤梨酥、茶叶、甚至是面膜都是他们非常喜欢的伴手 礼产品,算是为台湾争回不少面子!说了很多,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经历过了就知 道,而且没有语言隔阂的问题,其实就省去许多麻烦与困扰,祝福后续所有到清 华大学的交换生都开开心心享受清华的四时美景与中国的特殊风貌。